今年前5個月,當許多企業(yè)疲于應付原材料漲價等經營難題并紛紛調低全年盈利預期的時候,中美合資揚州誠德鋼管股份有限公司的“成績單”卻依然亮麗:產能和盈利雙雙同比增長60%。
5月31日,揚州誠德董事長張懷德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一吐企業(yè)高成長的“秘訣”:在傳統(tǒng)技術和新興技術嫁接上不斷創(chuàng)新,創(chuàng)造自己獨特的生產工藝。
揚州誠德的產品是直徑超過219毫米的大口徑無縫鋼管。國家推進節(jié)能減排,凡新上的大火電機組都需要用這種鋼管,市場巨大。但由于生產技術難度高,目前國內外能夠生產大口徑無縫鋼管的企業(yè)屈指可數,用張懷德的話說,“未來3年內產品仍將供不應求”。
“揚州誠德的生產工藝屬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(chuàng)新技術,在同等質量前提下,在世界同類技術中成本最低、產量最高,因而制造成本也最低,只相當于國外同行制造成本的20%、國內同行的30%,這樣我們的銷售價格就具有了巨大競爭力。”張懷德說。
然而,為取得今天的競爭優(yōu)勢,在2001年至2003年的三年里,張懷德曾進行過一次巨大的“風險”投資:共投入2.24億元用于大口徑無縫鋼管的研發(fā)。當時有行家預言,即使在揚州誠德這一投入費用后面再加個“0”,也不可能研發(fā)成功。另有人稱假如研發(fā)失敗,研發(fā)設備就是廢鋼一堆。但執(zhí)著的揚州誠德在2004年卻終于獲得成功。
隨著揚州誠德在大口徑無縫鋼管生產工藝上的突破,中國大口徑無縫鋼管主要依靠國際進口的歷史也在幾年前宣告結束。五年前,超導臨界發(fā)電鍋爐、發(fā)電汽輪機中最緊俏的部件——大口徑合金鋼高壓鍋爐管的國產化率只有約5%,現在達到60%以上,而在國產管中揚州誠德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0%。
今年企業(yè)經營環(huán)境的變化,對揚州誠德這樣具有明顯競爭優(yōu)勢的企業(yè)同樣產生了沖擊。因鋼坯、煤炭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,今年揚州誠德的生產成本估計將增加約4億元。但張懷德心中卻已“有譜”,他為記者“畫”了這樣一張化解成本上升的“路線圖”:通過提高工藝水平進而提高鋼坯加工的成材率,可消化掉1.5億元的成本;通過減少鋼坯過火加工的次數所帶來的加熱成本和人工成本的降低,可消化0.5億的成本;產能上升后還可從固定資產攤銷、財務成本降低等方面消化掉0.5億元;剩余1.5億元才通過適當提價進行消化。不難看出,揚州誠德抵御成本風險的手段仍是其傳統(tǒng)“法寶”——技術創(chuàng)新。“傳統(tǒng)工藝加工鋼坯一般只有50%-60%的成材率,最好不過70%;而我們2007年達到了80%,今年達到86%,明年爭取達到88%。提高成材率后所節(jié)約的成本,就可以讓利給客戶。”
對照世界先進水平,揚州誠德還在找差距。“比如用在發(fā)電設備心臟部分的P92鋼種的無縫管,能承受更高的壓力和溫度,目前中國還不能制造。為研制這個鋼種的無縫管,我們特地成立了一個博士后工作站,還加入了中國電氣工業(yè)聯合會,投資開展聯合研究。”
張懷德告訴記者,隨著技術水平更高的第四條大口徑無縫鋼管生產線明年投產,揚州誠德的前景更值得期待:年產能將達到25萬噸,一舉超過法、德合資的V&M公司,成為世界最大的大口徑鍋爐管生產企業(yè)。 本報記者 吉 強
|